來源:中國貿易報 作者:余宗良 2023-05-12 08:24:55
海南自由貿易港已全面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,確保2025年底前實現全島封關運作。全島封關運作意味著海南自貿港由“境內關內”邁向“境內關外”,對各項經濟發展要素進行特殊監管,最大程度地確保在封閉區域內的貨物自由、資本自由、人員自由、技術自由和信息自由等開放,同時借助封閉區域對風險進行有效隔離??v觀海南自貿港建設進程,呈現出以下特點:
“最高立法+政策”特殊經濟功能區制度模式不斷完善。從頂層的建設方案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》,到最高立法《海南自由貿易港法》,再到180多項政策文件,形成了“政策+法律”的制度框架體系。
經濟要素流動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設計特色鮮明。從“兩個15%”所得稅(高端、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;鼓勵類產業企業所得稅)優惠政策到“零關稅”三張清單(自用生產設備負面清單、交通工具及游艇正面清單、原輔料正面清單)有序實施,以“三稅”(零關稅、低稅率、簡稅制)和“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動”(貿易、投資、跨境資金流動、人員進出、運輸來往等自由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)為主要特征的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逐步構建,已累計發布134項制度集成創新案例。
開放型經濟蓬勃發展。海南貨物貿易、服務貿易近五年年均分別增長23.4%、17.7%,經濟外向度近五年提高15個百分點,實際使用外資近五年年均增長63.5%,五年實際使用外資總額超過之前三十年總和。
園區極點引領模式成效明顯。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范圍為全島,建有洋浦經濟開發區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等10多個重點園區。2022年,13個重點園區累計完成投資1261.5億元,以不到2%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省超三成的投資和超五成的稅收。
對于海南全島封關運作,存在著幾點挑戰,未來還需要大力突破。
一是面對世界形勢動蕩變革的挑戰,要保持戰略定力。海南自貿港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勢下建設的,國內外形勢嚴峻,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,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。這更加要強化建設海南自貿港的戰略定力,保持中國特色、堅守自貿港的世界本色,切忌出現一些常態性波動就舉步不前或步子放慢,“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”,要堅持長期主義。
二是面對片面理解“安全”的守成挑戰,要強化突破開拓。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提出“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,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,推出一批戰略性、創造性、引領性改革舉措”“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”。但實際運作中,可能時常過于強調安全或者片面理解安全,而導致推出的建設舉措可能隔靴搔癢,甚至南轅北轍。海南作為我國境內最高開放水平的特殊經濟功能區,要強化先行開拓、突破引領。
三是頂住對自貿港建設等于服務業開放發展為重心的誤解挑戰,要強化構建均衡產業結構。海南省區域面積大,但經濟規模較?。êD鲜∶娣e3.54萬平方公里,2022年GDP6818.2億元;深圳南山區面積187.53平方公里,GDP超過8000億元),要強化構建一二三產、制造業與服務業均衡的產業結構,避免自貿港建設等于服務業開放發展為重心的建設誤區,堅持“實業興島”“實業興港”。
四是針對“大門打開、小門未開”的“玻璃門彈簧門”挑戰,要強化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和世界先進自貿港,構建“一線放得開”自貿港制度體系。自由貿易港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鏈接世界的最高水平開放形態,旨在打造“境內關外”的自由經濟體系,應樹立營商環境“走在全球前列”的目標,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和借鑒世界先進自由貿易港經驗,構建“一線放開、二線安全高效管住、港內自由流轉”的制度環境。
五是要守住安全的風險挑戰,創新確保二線“管得住”。海南島封關運作后,來自全球貨物、資本、人員等要素的涌入,將會帶來諸多風險和挑戰。這就要求不但要管住戰略安全而不要偏離自貿港的發展方向,更要牢牢守住國家安全底線,不允許危害國家安全、不允許搞意識形態破壞、不允許走私洗錢、不允許搞黃賭毒、不允許破壞生態環境、不允許腐敗。與此相應的是,要不斷創新監管模式和技術手段,嚴格防范數據、金融、生物、食品等安全風險,加快構建“因區因業施策”的開放體系,建立健全自貿港版的投資安全審查機制,率先構建制度型開放的安全保障體系。(作者系中國(深圳)綜合開發研究院自貿創新中心主任)